查看原文
其他

六祖坛经14:在生灭的相上体悟、突破、不执着、不分别,你就得到永恒的生命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81121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楞伽经目录(全)

史文章阅选读二


慧律法师六祖坛经14

上慧下律法师《六祖坛经》讲义

六祖坛经14

慧律法师

所以,佛就怜愍这些众生,乃示涅槃真乐,刹那无有生相。刹那无有灭相,更无生灭可灭。为什么?有生灭,其实都是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叫做生灭。放下,生,当体即空,叫做不生;灭,当下不灭,是则寂灭现前。【当现前时,亦无现前之量】,当我寂灭现前的时候,又执着一个寂灭之量。【乃谓常乐。此乐无有受者,亦无不受者】,也无有不受者,乐只有心知、感受,只有清楚,没有办法讲的。此乐无有受相,没有所谓乐,身心本空,哪有受者?也不能说没有受者,因为悟道的人确实快乐无量无边。【岂有一体五用之名】?他自己编出来的。六祖惠能大师:你一体五用,你自己编出来的,没有这样的名词。【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】,涅槃是大智慧,大般若,怎么会捆住这个五蕴身呢?【令永不生?斯乃谤佛毁法。】诸位!《大般若涅槃经》里面有一句话,智道法师可能没看到:若说佛有涅槃,即是谤佛。涅槃是对生死讲的呀,生死是对涅槃讲的。生死当体即空,哪有什么涅槃?生死涅槃无距离,为什么?如梦幻泡影的东西,哪有什么生死涅槃这个名词呀?所以,他就把它认为涅槃禁伏,令永不生。何况更说:这个涅槃把它束缚、禁伏起来,让它不生起来。它不晓得涅槃现出来是大智慧、大般若。他认为:入涅槃,什么都不起作用了,要起作用,又变成六道轮回的有情,不断不灭,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。令永不生,诸法困住了,让它永远不生起来,斯乃谤佛毁法。

经文:【听吾偈曰:无上大涅槃,圆明常寂照。凡愚谓之死,外道执为断。诸求二乘人,目以为无作。尽属情所计,六十二见本。妄立虚假名,何为真实义?惟有过量人,通达无取舍。以知五蕴法,及以蕴中我。外现众色像,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,不起凡圣见。不作涅槃解,二边三际断。常应诸根用,而不起用想。分别一切法,不起分别想。劫火烧海底,风鼓山相击。真常寂灭乐,涅槃相如是。吾今强言说,令汝舍邪见。汝勿随言解,许汝知少分。志道闻偈大悟,踊跃作礼而退】。

解:【听吾偈曰:无上大涅槃,圆明常寂照】。【圆】就是圆满清净光明。常常寂照,寂就是体;照就是用。体用,依体起用,摄用归体,体用如如。【凡愚谓之死】,凡夫跟愚痴的人,认为死了叫做涅槃。【外道执为断】,断,什么都没有,象草木。外道认为:人死了就象草木一样,没有什么因果,就是大涅槃。【断】就是断见。凡夫认为死了叫做涅槃,外道认为,死了什么都没有,这就是外道的断见。【诸求二乘人】,这些求二乘法的人。【目以为无作】。认为涅槃就是不生不灭,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观念。无为,无作就是无所作为,闲来没事,无所作为,所以二乘人度众生并不积极。诸求二乘,声闻跟缘觉乘的人,目以为无作,认为说:是无为法无所作,那个叫做涅槃,不晓得它可以大用现前,圆满清净,没有任何障碍。于一切相,即离一切相。【尽属情所计,六十二见本】。六十二见本就是外道,做一下笔记。六十二见就是在讨论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这五阴,这五阴每一个都讨论四个角度。

四个角度说:第一个角度说,阴大我小,我在阴中。譬如说:这是外道的啦!色阴大,这个我比较小,我藏在这个色阴当中。我先举个色法;第二、我大阴小,阴在我中。认为这个色阴,就是五阴,我举一个例子而已,五阴随便举一个。譬如说:我这个色的里面,我最大,可是这个色阴小,叫做我大阴小,第二个角度叫我大阴小。阴在我中,这个色阴在一个自己想像一个我,一个大我的当中,叫做我大,阴在我中,我大阴小,阴在我中。第三个,离阴是我,离开这个色阴,拥有一个我;第四个,即阴是我,这个色阴就是我。就是四个角度。现在讲到六十二见,色受想行识乘以四,就是二十,为什么?色受想行识,每一个都有四个角度讨论,第一个角度讨论:阴大我小,我在阴中;第二个讨论的是:我大阴小,阴在我中;第三个角度:离阴是我;第四个角度:即阴是我。那么,色就是四个角度、受四个角度、想四个角度说、行也是四个角度、识也是四个角度。五乘以四多少?二十。二十乘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二十乘以三多少?六十,加上断见、常见,就是六十二,统统称为外道。断见、常见,我们讲过了。断见就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;常见就是人死了永远做人,猪死了永远做猪,狗死了永远做狗,这是常见,统统叫做外道

【妄立虚假名,何为真实义】?妄立了这个虚假的名相,哪有什么真实义。【惟有过量人】,只有那些大彻大悟的人,超过一切假相。有量就有相,有相就有量,你存多少钱,你家有几部车子,你有多少房地产?你有相就一定有量,没有办法超越这个假相,就不是过量人。所以,唯有过量人【通达无取舍】。相,当体即空,就是清净自性在作用,只有过量的人通达,没有取,也没有舍。【以知五蕴法,及以蕴中我。外现众色像,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】,哎呀!这个六祖,实在是太了不起了,没办法形容,没办法赞叹的一个大圣人,讲得多了不起的话。你看看:我们了解色受想行识这五法,怎么样呢?及以蕴中我,你的五蕴里面,蕴藏一个我,就是每一个众生都认为,有一个主宰的这个我,及以五蕴中里面,显现的一个我执、我相。外现众色象,外面所现出来的色受想行识,以及一切的外相,地水火风四大,缘起的假相。包括一一音声相,任何的音声,平等如梦幻,讲得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样。佛陀叫我们观照缘起如幻,这个不是实在的世间啊!我常常鼓励这些徒弟说:你当美国的总统,我不赞叹你,你当加拿大的总理,也没什么了不起,你当台湾的总统,我也随喜。但是我告诉你:你跨进佛门这个门槛一步,我就特别赞叹你。为什么?你有希望开大智慧,你有希望了生死,你今生今世有依靠了。真的!看到这大官,笑一笑;看到什么大企业家,笑一笑。平等如梦幻。诸位啊!赞叹在座诸位,我很快乐,为什么很快乐?我今天讲这个最上乘论,听得比五祖的人还多啊!五祖只有讲给一个人听,就讲给六祖听嘛,我还讲给这么多人听,谢谢!

【不起凡圣见】。只要你着一个知见,就错,凡见不可着,圣都不行。动一个念头:我是圣。你就是凡。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哪有什么圣凡呢?万法毕竟空寂,纯一个觉性在作用。【不作涅槃解】,也不着一个不生不灭的义理的解释,不着这样的相。为什么?你着一个涅槃相,涅槃不生不灭,就变成生灭了。也不着一个涅槃,我在解涅槃之相。【二边三际断】。二边就是空、有,三际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意思就是:大彻大悟的人:不着空、不着有、不着过去、不着现在、不着未来。【常应诸根用】,自性清净,一显现出来,六根同时作用。【而不起用想】。也不着一个我在作用。你看!我见性。碰到人就说:我见性。碰到一个:我清净自性在作用。这个还是凡。意思就是:清净自性在作用,绝对没有一个我,彻底的根除,做该做的事情,心安理得,内心安祥。【分别一切法,不起分别想】。虽分别不作分别想。什么叫做分别一切法?前加【自性】两个字。自性就有这种功夫,因为不加一个执着嘛,众生就加一个执着,就【我】在想嘛。自性清净本来就能够分别一切法,不需要加上任何知见,不起分别想。

【劫火烧海底,风鼓山相击。真常寂灭乐,涅槃相如是】。哎呀!讲得太好了。六祖这句话什么意思啊?又要换我们现在的词句,这个世界目前的世界来解释,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算世界末日到了,慧星撞地球。劫火就是慧星撞地球,这个地球要毁灭了,叫做劫火。我们人类的劫数到了,末法时期到了,劫难到了,这个地球要毁灭了。科学家讲:地球、太阳迟早要毁灭的,我们这一期地球的生命,所有的动物、植物统统要消失的,一定要消失的,迟早要消失的。所以,我常常劝大家:移民要移到极乐世界去,你再来这个地球,会毁灭的,它是生灭法的世界。劫火烧海底,就算今天世界末日到了,慧星撞地球,把海底的水蒸发光了,就有这个可能,因为Discovery里面就有讲。我们这个地球慢慢的磁场变化,这个太阳光一吹来,我们的水就会慢慢蒸发,地球的磁场,南北两极的磁场怎么样?每七十万年转换一次,地心的引力,地心那个磁场,南北两极,从南转到北,从北转到南,七十万年转一次。

也就是说,你现在指南针,到最后就会变指北针,转过来,经过几百万、几千万年发后,我们这个地球,慢慢没有能力摄住这个海水、雨水,大环境整个被破坏,整个生态环境变化。下雨下不该下的地方,干燥,本来很潮湿的地方,变成很干燥,我们愈来就会愈生长在一个恶劣的环境,因为众生的福报用尽了,劫火要到了。可是,不是我们现在,那要经过几百万年,劫火烧海底,慧星碰地球的时候,或者地球磁场失去的时候,所有的海水慢慢被太阳蒸发。因为太阳光放出这个粒子,这个粒子一吹的时候,水气蒸发,地球摄不回来,地球没有办法把这个水气摄回来,因为地心引力变动,把这个水气拉不回来,这个水气就一直消失……一直干掉……就象在晒衣服一样,干掉……草木没有水分,不能成长,万物一片枯寂。就算世界末日到了,劫火烧海底,风鼓山相击,风力鼓动,山崩地裂、天摇地动,互相撞击,也无关于清净的自性。因为这个还是相,我们的涅槃自性怎么样呢?真常寂灭乐,这个永恒的法身慧命的可贵,就是在生灭的相体悟、突破、不执着、不分别,你就得到永恒的生命。坚持不着这个粗糙的色相,微妙的清净法身就现前。涅槃相如是,不生不灭的涅槃相如是。

【吾今强言说】,我现在勉强的来告诉你。【令汝舍邪见】。【舍】同捨。【汝勿随言解】,你不要随着我的语言之相来作了解,因为那个不是涅槃。意思是:你要契入不生不灭的本体。【许汝知少分】。如果你能够不随着我的语言,执着我的语言,化作你的心相,能够彻底地契入真实的涅槃境界,不用语言不用文字,我就这样告诉你,也许你能够知道一点点涅槃的气氛。因为涅槃是离言说相,你要离言说相,就有少分相应,叫做许汝知少分。【志道闻偈大悟,踊跃作礼而退。】听得懂吗?听得懂的请举手,真正悟道的,不用客气,晚上写偈颂来,哎呀!圣意观测,只会这一句而已,难,悟道可不是简单的。

经文:【行思禅师,姓刘氏,吉州安城人也。闻曹溪法席盛化,径来参礼,遂问曰:当何所务?即不落阶级。师曰:汝曾作甚么来?曰:圣谛亦不为。师曰:落何阶级?曰:圣谛尚不为,何阶级之有?师深器之,令思首众。一日,师谓曰:汝当分化一方,无令断绝。思既得法,遂回吉州青原山,弘法绍化,谥号弘济禅师】。

解:【行思禅师,姓刘氏,吉州安城人也】。吉州就是江西省安福县人,安城人。【闻曹溪法席盛化】,就是很兴盛。【径来参礼】,【径】就直接,直接就来参了。见到六祖就问了,【遂问曰:当何所务?即不落阶级】。我们应当如何来修行,【务】就是我们如何来下功夫?才不会落入生灭的阶级法呢?阶级就是生生灭灭,有高低叫做阶级。【师曰:汝曾作甚么来】?你过去是怎么修行的,我先问问你,我再告诉你。【曰:圣谛亦不为】。我连动一个念头,认为在修行圣道,都没有动到着这个圣谛之念,叫做圣谛亦不为。我连着一个说:我在修学佛道的念头都没有。【师曰:落何阶级】?那么,你落什么阶级呢?【曰:圣谛尚不为,何阶级之有】?圣谛尚不为就是连着一个佛法之相都没有,有什么阶级之有呢?【师深器之】,真的是很好,很赞叹。【令思首众】。令行思禅师为首众,就是领众,因为它开悟了。【一日,师谓曰】:有一天六祖就说了,【汝当分化一方】,你要离开,好好的教化众生。【无令断绝】。千万不要断掉这个法身慧命,要传法传下去。【思既得法】,行思禅师得了这个法,【遂回吉州青原山】,就回到江西省来。【弘法绍化】,【谥】就是对于有道德、有功业的人,死后为他立号,用来劝善表扬,起楷模作用的。谥号就是加一个封号,【号弘济禅师】。

经文:【怀让禅师,金州杜氏子也,初谒嵩山安国师,安发之曹溪参扣。让至礼拜。师曰:甚处来?曰:嵩山。师曰:甚么物恁么来?曰:说似一物即不中。师曰:还可修证否?曰:修证即不无,污染即不得。师曰:只此不污染,诸佛之所护念,汝既如是,吾亦如是。西天般若多罗谶:汝足下出一马驹,踏杀天下人;应在汝心,不须速说。让豁然契会,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,日益玄奥,后往南岳,大阐禅宗】。

解:【怀让禅师,金州杜氏子也】,金州陕西安康人。【初谒嵩山安国师】,安就是惠安,惠安国师。这个惠安国师自己很谦虚,就说,你应该去参六祖。【安发】就是遣,希望他去。【之曹溪参】,【扣】就是问了。希望他来曹溪来参学、扣问六祖。【让至,礼拜】。六祖就说了,【师曰:甚处来?曰:嵩山】。这个就是不了解祖师的意思,六祖其实在问的是他的清净自性,他搞错了,他直接回答。怀让禅师到这个地方来,六祖其实是问他本性,你的本性是从什么处来啊?从哪来?从哪去啊?可是,这一开始来,还不相应。怀让禅师不了解六祖的用意。六祖就问:什么处来?怀让禅师就讲出具体的地方:嵩山。祖师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啊!你从哪里来啊?嵩山。不明祖师意,答非所问。【师曰:甚么物恁么来】?意思就问说:心性是什么的东西呀?又怎么个来法?心性是什么东西啊?意思就是,拿得出来吗?那你又怎么个来呢?心性既然无来无去,那你又怎么个来法呢?意思就是:我们的清净自性是什么东西呢?那它又怎么个来法呢?来,说说看。【曰】:现在这个转得很快了,怀让禅师一下子就知道祖师的用意,就回答的完全正确了,喔!我知道六祖的用意了,赶快转过来【说似一物即不中】。你讲出一种形相有东西就不对。

【师曰:还可修证否】?清净自性能修持吗?【曰:修证即不无】,不能修证,但是【污染即不得】。只要你着于这个相,着于相就染污了,永远无法获得。动个念头着相就是染污,染污就不得见性。【师曰:只此不污染】,你只要不要被相黏住了,【诸佛之所护念】,就用这一招。【汝既如是,吾亦如是】。就不要被相卡死了,不要被观念卡死了,不要被相黏住了,就用这一招,诸佛如是,我也是这样子。【西天般若多罗谶】:这是印度,叫西天,般若多罗谶。【汝】就是怀让,【汝足下出一马驹】,马驹是指马祖道一禅师,他的俗姓马。你足下将来会出一个不得了的,那就是马祖道一,俗姓马。【踏杀天下人】,就是度尽天下众生。【应在汝心。不须速说】。说:这个预言啊,只要你心里明白就好。心里明白,不必立刻说出来,预言你只要明白在心就好,明白了就不须要立刻说出来。【让豁然契会】,怀让禅师就大悟了。【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】。

这个西天般若多谶,也是大圣人,能够预言,这个是印度二十七祖。般若多谶曾经有这样的预言:往后你的足下,将出一马驹,纵横天下,就是马祖道一禅师。因此就做侍者在左右一十五载。以前人跟着师父,跟定的时候,那都不会跑的,现在可难了,很难!我刚受戒:我要出去参,我要怎么做法,我要跑,他就是一直象茅草没有根,就是一直流动……,也难怪了!因为没有什么善知识指导他嘛!偶尔到哪个地方,听了几句法,法喜充满,还算不错了。可是,要碰到最上乘论,还很难。现在跟以前的人大不相同,以前的交通不方便,信件不方便,要出去一趟很困难,现在飞机、火车、资讯、E-MAIL(电子邮件),不得了啦!一件事情有正反两面,现在的科学很方便,但是修行很困难,染污的多,报张、杂志、电视哪里统统是辣妹,哪里都是有的没有的,现在环境整个完全改观。现在要修行,就要看个人,要好好的安住一个团体都很难,要找到这个团体,是我们的福报,毛道的众生就会跑来跑去,风吹东边,跑到西边,风吹西边,又跑到东边来,跑来跑去……。这个一下住下来,就是十五年。【日益玄奥】,每天都在增加他心性玄奥的道理,就是心性功夫,叫做玄奥。每天都在增加他心性的功夫。【后往南岳,大阐禅宗】。怀让禅师是很有名的。

经文:【永嘉玄觉禅师,少习经论,精天台止观法门,因看《维摩经》,发明心地。偶师弟子玄策相访,与其剧谈,出言暗合诸祖。策云:仁者得法师谁?曰:我听方等经论,各有师承,后于《维摩经》悟佛心宗,未有证明者。策云:威音王已前即得,威音王已后,无师自悟,尽是天然外道。曰:愿仁者为我证据。策云:我言轻,曹溪有六祖大师,四方云集,并是受法者。若去,则与偕行。】

解:【永嘉玄觉】,这是浙江,永嘉是永嘉县,浙江的永嘉县,就是温州。玄觉【禅师,少习经论,精天台止观法门】。他对这个天台宗很早就研究了。就是很小他出家就用功了。【因看《维摩经》】,怎么样?【发明心地】。《维摩经》讲什么?不二法门。能所不二、善恶不二、智境不二、心境不二,统统不二。【偶】就是突然间、偶然间,【师】就是六祖。六祖的【弟子玄策相访】玄觉禅师。【与其剧谈】,【剧谈】就是畅谈的意思,彻夜不休息叫作畅谈。【出言暗合诸祖】。他所讲出来的话已经符合禅宗的心性,只是没有任何人印证。【策云】:玄策就说了,【仁者得法师谁】?仁者就是你玄觉,是从哪个得法,就是得到哪一个法?师谁就是你奉持是谁为师父啊!你得法,从哪得法,你是奉侍哪个师父?依止哪一位禅师的啊?

【曰:我听方等经论】,什么叫方等?【方】就是遍十方,【等】就是平等法,那就是大乘法。大乘法门讲的就是,遍十方一切平等,所以方等经叫做大乘经。我听了大乘经典,大乘经典譬如说:《华严经》啦、《法华经》啦、《大般若涅槃经》啦,或者是《维摩经》、《胜鬟经》,这个都是大乘经典。我听了方等经,看了这个大乘经论,【经论各有师承】,各有各的师承。意思是各有一派的说法。但是,【后于《维摩经》悟佛心宗】,因为你要进入禅宗,你一定要不二法门,见一切相就离一切相,就进入佛的境界了,起心动念,就会变作凡夫生灭了,是不是?如果当下放下,佛性就现前了,悟佛的心宗,可是就是没有人给我证明,【未有证明者】。

【策云】:玄策就说了,【威音王已前即得,威音王已后,无师自悟,尽是天然外道】。这一句没有开悟,写出来也不对,到目前为止,还很难看到它真正的了解禅师这一句话的用意在讲什么?但是如果你悟道,你自然就知道他回答是什么用意。从文字上看也很容易看,但是从文字上看,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回答什么。从文字上看是怎么看呢?玄策说:在威音王如来出世以前,自证佛法就可以,威音王就是如来;若是在威音王如来出世以后,如果没有明师指授,而自证者,统统是一般的外道。从字面上是这样解释。其实不然。你要看《六祖坛经》写的那个注解,统统每一本都是这样写。诸位!悟道的人,他有弦外之音,这一句绝对不是这样的意思,我翻那个注解,这样看看看、参考,不对!绝对是错误的。

他的意思是什么呢?我先告诉你:玄策云:威音王如来已前即得,这个威音王意思是无量劫以前有一尊佛叫做威音王如来。意思是说:早在无量劫以来,早已经存在佛性,那一颗本来的清净自性,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。这个威音王其实是表示无量劫的意思。那么注解就把它解释说这样子:你悟道的这个清净自性早在无量亿劫以前早就存在了,那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这样解释才对。威音王已后,无师自悟,尽是天然外道,什么叫威音王以后?听到这个音声,无师自通,认为自己很行。无师自悟就是后天再加上自己的知见,自己认为悟出什么东西出来,这一句话其实就是知见不能立知,无量劫来早已存在的这个清净自性,才是真正我们自己的东西。而你不能在后天加上任何的知见。威音王已后,无师自悟,尽是天然外道,加上【自】,其实就是加上一层知见,心外求法嘛。

【曰:愿仁者为我证据】。你帮我证明一下,我有没有开悟。【策云】:玄策禅师就说了。【我言轻】,我讲话没什么份量。【曹溪有六祖大师,四方云集,并是受法者】。接受六祖大法的人,【若去,则与偕行。】如果你要去,我与你同行,顶礼六祖。

经文:【觉遂同策来参,绕师三匝,振锡而立。师曰:夫沙门者,具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。大德自何方而来,生大我慢?觉曰: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师曰:何不体取无生,了无速乎?曰:体即无生,了本无速。师曰:如是,如是。】

解:【觉遂同策来参】,这玄觉跟玄策来参六祖。【绕师三匝】,绕六祖三匝,就象对佛一样恭敬,但是有点习气。【振锡而立】。就是不顶礼,反正,佛门什么怪事都会发生。绕了三匝以后,把那个锡杖一振,就杵在那个地方。【师曰:夫沙门者,具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】。一个大沙门,三千的威仪,八万的细行。【大德自何方而来,生大我慢】?连这个基本上的礼貌、威仪、礼足、顶礼,这个八万细行都不懂,还生大我慢。你来自何方?【觉曰: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师曰:何不体取无生】,何不体取当体即空无生的道理呢?何不体取万法无自性、当体就是空,就是无生的道理吗?【了无速乎】?这样不是比较快吗?你悟到当体即空,当下就是无生,生死不就解决了吗?你起心动念就有生死啊!放下对相的执着,生死就了了,这样不是更快吗?何不体取无生,当体即空,了无速乎?这样不是比较快吗?【曰:体即无生】,你那个体悟,当体即空,悟了当下还是无生。体当下,你能体悟的那颗心,当下就是无生。【了本无速】。彻悟的人根本没有快慢,我们的心性本来就没有快跟慢的。【师曰:如是,如是。】就印证了,虽然有一点我慢,可却是也是开悟的人,有点习气就是了。

经文:【玄觉方具威仪礼拜,须臾告辞。师曰:返太速乎?曰:本自非动,岂有速耶?师曰:谁知非动?”曰:仁者自生分别。师曰:汝甚得无生之意。曰:无生岂有意耶?师曰:无意,谁当分别?曰:分别亦非意。师曰:善哉。少留一宿,时谓一宿觉。后著证道歌,盛行于世】。

解:【玄觉方具威仪礼拜】,这个时候就顶礼了。【须臾】刹那之间很快,两句话就开悟了,印证一下OK了,回去了,【告辞。师曰】:六祖就说了,【返太速乎】?你这一刹那就回去,不会太快吗?【曰:本自非动,岂有速耶】?我们的清静自性动到个念头都没有,哪有什么快跟慢呢?【师曰】:六祖就故意问了,其实这一句就是考试,看看他是不是大彻大悟。跟他考试一下,底下就是六祖明知故问。【谁知非动】?谁能知道这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性呢?【曰:仁者自生分别】。我如如不动是我自己体悟的,你说动与不动是你自己分别的,我这里没有动跟不动的问题。我如如不动啊,你问我:谁知道那一颗不动的心?是你自己分别才有所谓非动的这个念头,你是用意念暂时方便问我。意思就是说:你六祖问我,是你的问题而我本身就是如如不动,就是这个意思。谁知非动?谁能知道这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啊?我本来就知道,何须要你问?你问就是你自己产生分别才问啊。仁者自生分别,六祖啊,你自己产生分别有非动之心,如如不动的心是你自己产生,才来问我的。

【师曰:汝甚得无生之意】。你很了解这个当体即空的无生无死的真实义理,不起心、不动念,生死就停,问题是我们的惯性、习性很难断。你非常了解无生的真意,就是你了解这一颗无生的心。【曰:无生岂有意耶】?体悟到无生的人哪有什么念头?有什么这个意识型态的念头呢?【师曰】:六祖再一次的考试他,再问。【无意,谁当分别】?你没有这颗心跟没有这个意,谁来分别这一颗无心呢?无生呢?【曰:分别亦非意】。我清净心自己分别,有这个分别的能力啊!我也没有着一个世间的分别心。我这颗清净心的分别,绝对是分别不作分别想的这个心。我这颗清净的分别,也不着一个世间人的意念,不着一个生灭法的意念啊。【师曰:善哉。少留一宿】,一个晚上,【时谓一宿觉】。就住一个晚上,你为什么不住一个晚上呢?时谓一宿觉,那就是六祖告诉他,你睡一个晚上再走吧,干嘛急着走呢?【后著证道歌,盛行于世】。这证道歌师父已经讲了,也已经准备要发行出来了。

经文:【禅者智隍,初参五祖,自谓已得正受,庵居长坐,积二十年。师弟子玄策,游方至河朔,闻隍之名,造庵问云:汝在此作什么。隍云:入定。策云:汝云入定,为有心入耶?无心入耶?若无心入者,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;若有心入者,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。隍曰:我正入定时,不见有有无之心。策云:不见有有无之心,即是常定,何有出入?若有出入,即非大定。】

解:【禅者智隍】,智隍禅师。【初参五祖,自谓已得正受】,纳法在心叫做正受,什么叫正受?心就是心性,认为自己跟五祖一样。初参五祖,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正法,纳受正法了。【庵居长坐】,庵居就是在小精舍,叫做庵居。这个庵居长坐,不卧,一直打坐。【积二十年】,哇!够长的了,可是没有碰到六祖,今生今世也没有办法了生死。【师】就是六祖,六祖的【弟子玄策,游方至河朔】,河朔就是河北、黄河的北岸,河朔在河北省。游方到这个河北,河朔。【闻隍之名】,知道、听说这个地方有一个智隍禅师。【造庵问云】:【造】就是来拜访这个小精舍,来拜访他,【汝在此作什么】。你在这里作什么呢?【隍云:入定。策云】:玄策就问了,【汝云入定】,你说你入定。【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?若无心入者,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】。你说无心,那些草木、石头无心啊。那些草木、石头那就叫定啊!无心入定嘛!如果你有心入定,【若有心入者,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】。一切有情含识都是有心的啊!【隍曰】:智隍禅师就说了,【我正入定时,不见有】、不见有【有无之心】。就是我也没有见到有跟无,我没有见到有心跟无心。【策云:不见有有无之心】,那可不得了,【即是常定】,佛陀的常定哪有什么出跟入?【何有出入?若有出入,即非大定。】

经文:【隍无对,良久,问曰:师嗣谁耶?策云:我师曹溪六祖。隍云:六祖以何为禅定?策云:我师所说,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;五阴本空,六尘非有。不出不入,不定不乱;禅性无住,离住禅寂;禅性无生,离生禅想;心如虚空,亦无虚空之量。】

解:【隍无对】,智隍禅师哑口无言,极尽了。隍无对,没有开悟啊!【良久,问曰:师嗣谁耶】?你是依谁为师?是奉持谁呀?是供养哪个大师啊?哪个大师的徒弟啊?【策云:我师曹溪六祖。隍云:六祖以何为禅定】?你既然问我这个禅定,我回答不出来,那么六祖是用什么,当作来禅定呢?【策云:我师所说】,六祖所说的,【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】;清净的圆满自性是寂静的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,完全用心、无执着、无分别、无颠倒、圆满寂静,说到体,说到用,都是毕竟空,如如不动的毕竟空。无论是五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本空、无论是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也不存在。悟道了,当体即空。【五阴本空,六尘非有】。在五阴本空,六尘不有的这个世界,众生看不来,就有出入,可是当我们体悟到五阴本空、六尘非有这个圆满的清净自性,【不出不入】,没有来去,没有出入,也无所谓定,也一定不会乱,【不定不乱】,因为无相。

【禅性无住,离住禅寂】;禅性,禅之性应无所住。禅性无住,就是真正禅的根本,其实是无所住的,不是要定在那个地方,还有一个东西在定,定、出都是方便的,没有真正的出跟入的东西。禅性无住,真正了悟禅性的人,是无所住的。离住禅寂,离有所住,当下就是禅定寂灭。【离】就是离有所住,【当下】禅寂,离有所住,当下就禅寂,你离开有所执着,当下就寂灭,就是无所住的意思,即相离相的意思。【禅性无生】,真正的禅性,一切法无生,但是也不能着一个说:我在修禅的观念,不可以有生一个我在修禅的这种观念。【离生禅想】,不可以有生一个,我在修禅观念,离生禅想,离开了生出:我在修禅。【心如虚空],那是一个比喻而已,亦无虚空之量。】虽然我用虚空来比喻,但是我也不会着一个虚空之量。

经文:【隍闻是说,径来谒师。师问云:仁者何来?隍具述前缘。师云:诚如所言,汝但心如虚空,不着空见,应用无碍,动静无心,凡圣情忘,能所俱泯,性相如如,无不定时也。隍于是大悟;二十年所得,心都无形响。其夜,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:隍禅师今日得道。隍后礼辞,复归河北,开化四众】。

解:【隍闻是说】,这个智隍禅师听了以后,直接来拜访他的上人,【径来谒师】。哇!他的徒弟都这么行,师父就更不用说了,强将之下无弱兵,直接就来拜访六祖了。【师问云:仁者何来?隍具述前缘】。智隍禅师就把前面这段因缘讲了一遍。【师云:诚如所言】,就像你所说的,【汝但心如虚空,不着空见】,你只要心象虚空,但是却不要落到虚空之见。【应用无碍】,因为虚空是死的,它不能大用现前,现在你千万不要落入这个虚空的比喻,要起作用。不要只有着那个无形无相,不生不灭的体,真正的涅槃是可以起作用的。【动静无心】,动跟静都没有起心动念,无心,不着,无住相就是无心。【凡圣情忘】,不能着凡见,也不可以着一个圣见,同时放下。【能所俱泯】,我们为什么能所不断?就是这个【我】在作祟,我执还有法执。要我执断了,法执断了,能所就不存在了。【性相如如】,没有这种东西,【无不定时也】。(未完)

六祖坛经01: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表示万物止息安养的地方,修行人都应该去这个地方

六祖坛经02:想要修行见性大法,不能起心动念,看不起任何一个初学的人

六祖坛经03:不落入善的观念也不落入恶的观念,没有二元对立就是清净自性

六祖坛经04:愚痴的人嘴巴每天念,大智慧的人从内心转化,转烦恼成菩提

六祖坛经05:无念不是没有念头,无念是没有执着、没有颠倒、没有分别的念头

六祖坛经06:修无相法才有办法进入佛的领域,功德在无相的法身中

六祖坛经07:往生是现在的事情, 极乐世界就在当下这一念清净自性当中显露

六祖坛经08:道是在心悟不在盘坐不动,修行会用功哪里都是道场

六祖坛经09: 很多人一开始就一门深入完全卡死了, 需广学多闻在前面

六祖坛经10:在你的生命当中用一个【无】字,生命会完全不同

六祖坛经11:虚空法界尽是佛,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,有我罪即生

六祖坛经12:若不悟法华妙义,就算你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也无用处

六祖坛经13:我们所拥有的这些东西是假相,修行千万不要被相黏住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